Search

贈書直播_當過父母才知道,不管孩子比管孩子還難

  • Share this:

贈書直播_當過父母才知道,不管孩子比管孩子還難

.

身為祖父的黑幼龍老師,曾經同時教養四個正值叛逆期的青少年,
在與孩子、孫子的互動中,有著更深的體會,
黑幼龍老師以對父母親最深刻的同理心,個人的親身經驗,
親筆為讀者寫下一個個的教養叮嚀。

①親子互動少,連在餐桌上也談學業。
黑老師告訴你:「做爸媽的,不要過早介入孩子的學習問題,要讓他們練習『自己解決』。」

②父母投資龐大時間與心力在孩子身上,到頭來,卻不知為了什麼而辛苦。
黑老師告訴你:「父母那麼努力,是希望孩子能幸福。我真正以我的子女為榮的,是他們都成為有愛的人,敬天愛人。」

③生活壓力大,夫妻關係緊張,對教養已經充滿無力感。
黑老師告訴你:「不要急,要慢慢來,孩子一生與父母之間,最重要的體驗是『關係』,這是上帝送給父母的禮物。」

其實,當父母也需要持續學習。當了父母才學當父母,是許多人的心聲。

.

慢養是什麼?慢養是:不要太緊張,不要太急。

記得我的二兒子黑立國跟他的小孩說過,我不太關心你們五歲、十五歲時的狀況。
我關心的是你們二十五歲、三十五歲時的狀況。

這就是慢養。其實,二十五歲是進入社會,開始工作的年紀。三十五歲是成家立業的年紀。他們在這年紀的成功,難道不比小學、中學時的學業、成績重要?

我們有多少父母在孩子幼兒園、小學的時候,就急著要他們念書、補習、做功課,好能考進名校。

慢養是要幫助父母了解,決定孩子一生的是性格(不是考試成績)。因為在學校學到的東西,當他們畢業時就已經落伍了。因為將來的工作有些現在都還不存在。現在逼他們念書,讓他們討厭上學,產生厭讀症,將來畢業後,就算從最好的大學畢業,從此不再繼續學習了,這才是最悲哀的事。

幫助孩子更有自信,態度積極正向,才是他一生最需要的助力,尤其是讓他們充滿熱忱,個性開朗,樂在溝通,常常面帶笑容,更是重要。

慢養就是要幫助孩子體驗: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一生最寶貴的資產。他們將來在工作方面的成功,多半取決於與他人合作得有多好。現代的年輕人常一個人打電腦、上網,成長過程中欠缺與他人互動的機會,尤其是家中只有一個孩子,更需要多一些用心,多一點練習。

慢養是要討論如何培養青少年的自我管理能力。青少年必須學會善用時間,保持終生學習的進取心,並能拒絕誘惑,排除菸、酒,向損友說「不」。父母應該很清楚,靠管教或責罵,一定辦不到。

慢養並不難,我的四個孩子與我們兩老雖然也曾遭遇困難,碰過挫折,但都走過來了。你們也一定能做到。這星期選一天陪孩子一起吃飯,要吃多久就吃多久。聽他說話,不要叫他去做功課,或催洗澡。

這一週選一天開始和孩子共同完成一幅拼圖,或做一個大太空艙模型,只要做十五分鐘即可,剩下的下一週再做,可能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才能完成。

本週與孩子下幾次象棋或五子棋,看幾次動漫,到球場打籃球,甚至全家人一起打「兩」圈麻將。週末全家人到郊外走走,最好去人少的地方。

特別是,跟孩子擁抱一下,不要很快鬆手。

最後,回到本書的書名,為什麼是《不管孩子,比管孩子還難!》?真的有!但不是從天而降,是要經過好多學習,練習,持續與孩子互動,才能做得到。而且並非一勞永逸!

我到今天還在學,還在用。我今年已經八十一歲了,四個孩子均已成年。太太與我在自己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以及觀察他們與我的十個孫子女的互動關係中,最大的心得就是,常常要忍住,不要管教,不要說教,不要指教……真難!像孩子還小的時候,多陪伴,多和他們一起玩。是不是比教他們寫字、準時洗澡與上床睡覺,難得多呢?全神貫注的聆聽孩子說話,贏得他的信任,是不是比管教孩子讀書,向他們說教更難做到呢?假使孩子來請教,例如:關於工作職場的選擇、婚姻大事方面的看法,你可以與他深入交談,但一定要忍住,不要幫他做決定。是不是比下指導棋難得多?但努力做到後的美麗世界相當誘人,非常值得一試。希望閱讀這本書,就是嘗試這「不管」孩子的康莊大道的起點。

.

本文摘自
《#不管孩子_比管孩子還難!》
黑幼龍給父母的15個教養叮嚀【特別收錄】請問黑老師!關於教養的10個Q&A
.
作者:黑幼龍

.

討論議題:
■ 「不要」管孩子,那「要」什麼?
■ 慢養哲學,承襲了道家色彩的人本關懷,以及民主式教養的核心

.

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,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,並設成公開。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、寄送(不包含國外地區),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